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什么?有什么癥狀?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0-06-30
說起子宮內膜異位癥,很多女性可能都會患病而不自知,加上工作忙碌沒有時間去檢查就更增加了子宮內膜異位癥帶來的傷害。
什么是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具有生長活力的子宮內膜組織在子宮腔以外部位的異常生長,身體的任何部位均有可能發生,但絕大數病變局限于盆腔,子宮內膜組織離開子宮,侵犯直腸所致的病理狀態,即為直腸子宮內膜異位癥,該癥生長緩慢,容易蔓延。主要表現為盆腔包塊、慢性疼痛和不孕。且每月月經的時候,它也跟著出血,因此產生了種種病灶的結果。
內異癥病因是什么?
1、月經狀況
痛經與子宮內膜異位癥有明顯關系,在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原因里,最最出名的就是“經血逆流”了。在一些病人身上,逆流的經血帶著脫落的子宮內膜,在子宮外面扎根生長,變成讓人痛苦的痛經。
2、避孕措施
一項大規模隊列研究發現應用口服避孕藥者與從未應用者相比,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危險較低,且停用時間長者危險較高。(因為口服避孕藥使月經規則,長期使用讓子宮內膜變薄,月經減少,減少了經血逆流機會)。
3、生理因素
生殖道梗阻加劇經血逆流,容易使子宮內膜異位癥病情進展。因此子宮內膜異位癥更容易發生于殘角子宮、處女膜閉鎖和陰道橫膈的患者中。因此在進行腹腔鏡診斷和治療同時,我們建議同時對這些解剖異常進行糾正。通過對解剖異常的修復,可降低子宮內膜異位癥風險。
4、環境因素
隨著世界范圍的環境污染,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率升高,暴露于環境毒素可能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展起到一定作用。
5、遺傳因素
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的研究發現了幾個可能與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病的有關基因,異位癥可能通過基因或者多因素遺傳。(其中包括糖代謝和解毒有關的基因)。
6、免疫因素
子宮內膜異位癥可能是一種全身性免疫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有紅斑狼瘡或者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病史者比無該病史者高。
內異癥有什么癥狀?
1、痛經
痛經是由于異位病灶周期性卵巢激素影響而出現類似月經變化的。主要表現為痛經,經量過多或月經不規則。
2、不孕
子宮內膜異位患者常伴有不孕。不少不孕的患者在進行腹腔鏡檢查的時候也會有盆腔內病灶的發現。
3、性交不適
經前較為明顯,多位于陰道深部,病人因此拒絕性生活,性冷淡,受孕機會減少,這可能與性交中觸動子宮頸使子宮移動,刺激充血的盆腔腹膜有關。
4、卵巢表面病灶隱藏
隨著病情的進展,往往反復出血,在卵巢里面形成了一個包裹性的積血,每月一次出血,里面的血就會越來越粘稠,象巧克力一樣,這個時候又稱之為巧克力囊腫,俗稱“巧囊”。巧囊會破,導致急性的腹痛,所以劇烈腹痛要懷疑子宮內膜異位破裂出血的可能。
內異癥怎么治療?
1、懷孕
若是體內沒有大的巧囊,懷孕其實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最好治療方式之一。
若有不明原因的不孕,體內巧囊大小達4cm,可以采用腹腔鏡手術處理囊腫,將病灶清除干凈,這種方式可以增加懷孕的幾率,較大的巧囊,手術可以降低破裂的風險。
2、藥物治療
避孕藥;孕激素;孕三烯酮;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
如何預防內異癥?
1、手術后藥物避孕
保守型手術和卵巢功能保留性手術的患者,手術后的復發率較高。手術后給予3~6個月的藥物治療可延緩本病的復發。
2、妊娠對延緩子宮內膜異位癥復發的作用
雖不能阻止,但是可以延緩子宮內膜異位癥復發。故對于進展期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可采用助孕技術,提高妊娠率,而達到延緩子宮內膜異位癥復發的目的。
3、子宮內膜切除手術
實驗和臨床研究表明,有活性的子宮內膜細胞具有種植能力,因為切除子宮內膜,可以組織子宮內膜碎片的脫落以及子宮內膜細胞種植于腹腔,從而防止內異癥的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