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嬰幼兒分離焦慮的三個階段,學會這四招讓寶寶愛上幼兒園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2-11
當寶寶到了上學的年齡,自然就會經歷分離焦慮的過程,其實分離焦慮并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嬰幼兒因為和親人分離而產生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而約翰·鮑爾比通過觀察將嬰幼兒的分離焦慮分為反抗、失望和超脫三個階段,那么家長面對嬰幼兒分離焦慮的三個階段,學會這四招讓寶寶愛上幼兒園。
嬰幼兒分離焦慮的三個階段
分離焦慮的一個階段:反抗
在分離焦慮的較初階段,孩子因為陌生的人物和環境而感到恐懼,從而會產生對立的情緒。孩子主要會通過不停哭鬧、憤怒或摔東西以示反抗,而通常這種極端的行為是為了讓父母重視自己不想分開的感受。
分離焦慮的第二個階段:失望
與前一階段相比,這個階段的孩子會變得稍微冷靜一些,大哭大鬧的情況會明顯減弱,但是對于身邊的人或物反應遲鈍。但是當孩子發現要和父母分開,的自去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會一個人玩,不理別人。
分離焦慮的第三個階段:超脫
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平靜,基本能正常活動,但是看到親近的人,就會表現出一副傷心的樣子,就像有的孩子上幼兒園有一段時間了,看起來還能和別的孩子玩,但是突然看到父母,就會戀戀不舍,甚至又哭起來。
學會這四招讓寶寶愛上幼兒園
一、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抵觸上幼兒園的時候,的先要意識到這是分離焦慮的正常反應,接受和理解孩子的情緒。家長要給孩子更多的關心,讓孩子盡快和其他小朋友熟悉,而且晚上回家后依然還是會陪著他,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總之家長要采取積極的情緒耐心安撫孩子,給孩子時間去適應。
二、建立足夠安全感
家長可以經常和孩子一起看幼兒園的照片或者相關的繪本,多了解幼兒園的情況,讓孩子從這些渠道對上幼兒園產生一定的認知和期待,這樣真正到了幼兒園也不會因為太過于陌生而產生恐懼。
三、積極配合老師
可以每周和老師溝通1-2次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在老師的幫助下讓孩子盡快找到幼兒園的歸屬感。家長有時間親自帶孩子去學校,回家后可以和孩子一起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幼兒園的重視。
四、創造交際環境
平時多帶孩子戶外活動,多和同齡孩子接觸。孩子逐漸學會如何與同齡的孩子相處,體會到一起玩耍的樂趣,知道與孩子交流的規則,相信孩子就會很快適應幼兒園。
總結
以上就是關于“面對嬰幼兒分離焦慮的三個階段,學會這四招讓寶寶愛上幼兒園”的全部內容介紹了,即使分離焦慮是每個孩子必經的心理發展過程,但是家長仍然不能忽視這一階段孩子的心理健康,此時家長應該注意孩子的情緒和需求,不然可能導致孩子心理固結導致心理發育停滯。